7月11日,中管院学术委应急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为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应急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着力应急安全技术与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推广应急与安全管理研究的最新理念、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开展应急与安全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应急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从业人员在应急安全管理方面的素质与技能等,为全面推进现代应急与安全管理科学体系建设献计献策,服务社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应急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第十一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孙晓华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卢继传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朱红青院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杨艳武秘书长共同参与了揭牌仪式。中国海事大学刘英学教授被任命为专委会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朱红青院长被任命为专委会副主任。
应急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为国内从事应急与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的学者、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和部门机构打造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参与制定安全科学与工程标准、规划,并侧重应急与安全管理领域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应急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着力应急安全技术与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项目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协助组织实施。并根据中管院学术委《2021-2025科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智库建设的相关精神,组建应急与安全管理智库,组建各专业科研小组、专家团队或工作室,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为提高政府部门管理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本学科在“预防和防控”领域的重要作用,有力地增强“应急管理”学科在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重大作用。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在致辞中谈到:做好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一是要构建完整统一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整合工作。二是要健全完善应急运行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安排。四是要制定培训计划,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上午的大会中,范维澄院士、张兴凯院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分别做了题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发挥优势,创新发展,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智库人才建设》的报告。在下午的专题演讲中,阎耀军教授、朱红青教授、万程董事长、王微主任等,分别做了题为《社会膜和社会风险六边形弹性均衡模型及风险模拟器》、《应急与安全管理现代化建设》、《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疫情背景之下的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的演讲。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还有国家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主任张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管院学术委员秦麟征;中管院机关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洪常春;中管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郑理、解艾兰、温克、杨春敏;中管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姜有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委副秘书长张万山;中管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普华商业集团董事长、普华商学院院长翟山鹰;中管院学术委员会智库专家、中盾应急救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程;中管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国际艺术家协会主席、书法家侯荣亚等领导与专家以及60余位行业代表,在线收看直播超过8000人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关怀下,由原国家科委于1987年6月2日批准建立,是我国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机构。
中管院学术委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其职责主要是组织指导全院开展管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管理咨询活动。为适应新的形势,学术委员会将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愿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就发展管理科学、开展管理咨询、建立智库联盟等共谋发展,为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积极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努力奋斗。